《青铜时代的鳄鱼战争》与《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读书笔记

鳄鱼战争,通过这个名字我们心里就会默默的想到一个词:凶恶。此时时间已经到了战国初年,从三家分晋开始(资治通鉴观点认为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是战国的起点;维基百科上有提到:战国的起点也还有不少其他不同的说法)。战国时期平民阶层逐渐崛起,相对贵族阶层的重名,他们更重利。在他们的引领下,战争规模也越来愈大,频率也越来越高,过程也越来越残酷。

首先魏国在魏文侯时通过吴起变法,成为了战国首霸。可惜后来的魏武侯猜忌吴起,导致吴起奔楚,魏惠王时又迁都到中原大梁,以一国之力与各国混战导致国势日衰。

同样在魏惠王时期,秦国的秦孝公时期,秦国开始了商鞅变法。商鞅,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变法开始了秦国的新篇章,此后秦国先后经历多轮变法,逐渐变成了战国首强。

再来说说秦国的战略,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有名的就是合纵连横两个策略。

维基百科:“纵”与“横”的来历,据说是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合纵”就是三晋和齐秦中一家合作攻击另一方; “连横”就特指秦国与山东六国中一些国家结盟。

作者潇水有一个很精彩的分析。到了战国中期,战国主要七国中,西秦东齐尤为强大,三晋、燕都相对弱些、楚国一方面国内卿大夫专权厉害,另一方面也吞越、扩展周边领土,较少参与六国战争。所以秦国执行了先近交远攻,再远交近攻的策略。通过连横的近交远攻,击败齐国(乐毅伐齐就是基于五国伐齐之后),然后再远交近攻,逐步吞噬相邻的三晋和楚国。先近交远攻的目的是削弱齐国,使之无力干预秦国后面的近攻策略。

而战国初中期,各国势力差距不大,相对均势,“齐秦不合,天下无忧”,所以纵横家得以有施展本领的舞台。到了战国后期秦独强,山东六国联合都不能胜之,纵横家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孟子也在齐国留下过一段故事。孟子的思想被齐宣王认同,他本人被授予卿。他的仁者无敌没能阻止齐宣王发动吞燕战争,也没能约束齐军的军纪,导致燕人反叛。齐燕交恶也为齐国衰弱埋下了伏笔。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给赵国注入一股强心剂,但是随后贵族集团的反扑也让赵国日渐衰落了。

 

战国时期的各国的发展也是十分有趣。山东六国也先后有过各式各样的改革。但是到了后期基本又回到了贵族政治的老路。而秦国基本都是六国人过来担任相国依靠法家思想治国,在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方面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然后要看看治国思想方面。儒家的很多先人都先后参与了六国的执政,但是他们给人感觉更多是理论,是大的方向,没有实际的精确的措施。而法家不同,他们制定详细的法律条文,可以执行的考核措施……

最近我又把罗辑思维的一期的视频节目《大国不能不识数》重新看了一遍,正好可以和儒家、法家的治国行为对比。一直讲仁、德,清廉、君臣父子……那不是治国,那是文学家,治国要讲究可以执行的具体条款。放到当今,就是工作生活上在办事时要将事情分解为一个一个可以执行的点。儒家治国就说要宽刑,减税、与民休戚;法家治国就说要实现经济每年百分之多少的增长,减什么税,减多少——大致就是儒家和法家给我的感觉。

 

潇水曰:秦昭王一声所做的事情就是与六国鏖战,晚年他最大的愿望应该就是吞并六国。这本来是有可能实现的,关键点就在于灭赵。只下邯郸,赵就灭了。赵灭了,天下也就土崩瓦解了,一统归秦了。然而,当邯郸被困的两年多漫长时间里,战神白起却偏偏称病不出,粉碎了秦昭王的统一计划。秦昭王功败垂成,愤怒是可想而知的。于是他在兵折将时刻,迁怒白起,把白起杀了,也不足奇怪。

秦昭王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协调好范雎和白起之间的关系。从前,范雎和白起和衷共事:范雎献反间计于后方,白起竭忠尽力于前线,终于获得长平大捷。可惜,范雎随后嫉妒白起战功,从此互不相能:范雎要攻邯郸,自起就是不从。俩人如果能够学习廉颇、蔺相精神,在凑国搞一个“将相和”,携起手束,一起把握时机,冥思苦想,不愁邯郸不破。一统华夏的梦想,在秦昭王晚年,不愁不能实现。可惜历史不能假设,中国统一的事情,被推迟了三十年,更多的战士的头颅,还要在随后的三十年里抛洒。

潇水又曰:白起,陕西宝鸡地区眉县人,早年起身贫寒,出十行伍,祖上据说是秦穆公时代的常败将军白乙丙(蹇叔的儿子,参加过城濮之战踢球的):白起从低级武官开始做起,一生戎马而我,终十东破三晋,南摧荆楚,威服燕齐,力震胡夷,终身大小七十余战,没有败绩,前后陷城七十多座,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约一百万,杀伤之多,冠于中外历史。有人统计过,秦国自孝公以来百年间,在各次战役中杀人总合计达一百六十五万(相当于现代淮海、平津、淮海(此处文章原文应该有错误)三大战役的总和),而白起的斩首占了这个数目的二分之一强。六国闻白起之名而胆寒。

秦昭王近半个世纪的主要我功,几乎全由白起一人创造,白起可谓中国历史上罕有的战神。但是他杀戮过重。当然,这和秦国以斩首为功、鼓励杀伤的战略总思想有关。到了长平之战,又杀降二十佘万,更是残忍;遂使六国军民的眼中,秦军被冠以了“暴”的形容词。众所周知,奉国的治制度明显地优越于腐朽的六国贵族政治,秦国来统一六国势在必行,但是“暴“这个字眼狠狠打了秦国的折扣。邯郸人民被围两年誓死不降,就是因为对秦军杀降的“暴“且怒且惧。白起可谓巧于战而拙于胜。公元前3世纪的上叶,伴随着白起的一生,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惨烈的半个世纪。

到了随后的吕不韦主掌秦国内政外务以后,开始修改军事杀戮这种偏激的做法。吕不韦到处鼓吹“义兵”,于是秦军斩首纪录明减少,而土地的扩张速度反而加快。这无疑是一种策略上的进步,加速了秦国的统一进程。可惜,后来秦始皇建国后滥用刑罚,遂使人们又把“秦”与“暴“这个字眼联系起来了。秦国空有领先的政治制度,但是历史上前后两个时期“暴”的失误,使得它的统治终于不能稳固。秦国那代表着政治进步的、大有希望的华丽大夏,却因为这两个完全可以避免的洞,而倒塌了,亦是一件恨事也。

如今,长平地区的谷口村(也叫杀谷),有一种烘烤的豆腐,叫作“白起肉“。还有一种豆腐渣,叫作“白起脑”,各大餐馆有吃。当地人吃着这种东西,泄着心头之恨,也向我们诉说着在公元前3世纪上叶,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中,秦军所犯下的军事上的策略性错误。

 

说道战国,不得不提“战国四公子”,又称“战国四君子”。仔细看看这些公子们的事迹,你一定有一个疑虑,自己是不是对君子这个词又误解。我之前看到一个说法,说早期“君子”这个词是形容一个人的地位,而非品行。

 

作者对吕不韦被罢相有一个独特的解释。他认为吕不韦通过《吕氏春秋》展现了他的思想:提倡君臣合作共治。这个与秦王嬴政独裁的想法冲突,自然遭受了嬴政的打击。嬴政在独裁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直接导致了秦二世而亡的结局。

其实,吕不韦的死,并不关什么投机和冒险,他的死,有更深刻的原因:

吕不书认为,君主不能私有天下,这个思他反复在《吕氏春秋》一书中提出。虽然这见解很进步,却跟秦王政(后者更喜欢专揽权力)大唱反调。这就是吕不书必死的原因所在。

我觉得也不一定说吕不韦的思想就是先进,也可能他是想复古分封制,与秦王的郡县制的集权思想相冲突。

 

齐建实在是不懂地理,五百里什么概念啊?半个中原都被划拉进去了。区区共地怎么能有五百里啊?

他来到共地以后,秦人让他住在一块松树、柏树坡上。于是齐王建回到了共工时代,改穴居和巢居了。最倒霉是没有吃的。他随身带的金银财宝都不能顶饭吃,好在天上很快掉下来了馅饼——对不起,掉下来了雨水。于是齐王建在雨水里苦苦地地沤着。

我们很替齐王建叫屈。列国被灭亡以后,亡国之君都没有被砍头,也没有被关在雨地里饿毙的。齐王建侍奉秦国最谨,遭遇却最差。真是天道无常,常不与善人啊。

大约列国长年与秦交兵,已经地尽兵空了,不甚可惧。列国的土地是一点点输给秦国的,秦人已经逐步在新占区统治熟了,不怕造反,所以不妨留其亡国之君一个活命。唯齐国尚大,民间力量尚勇,齐国土地不曾残失给秦国,秦人在齐国属于新外来户,没有既有的统治基础。所以秦国不敢再让齐国的领导人活着,以防被民众拿去作反秦精神领袖。

所以,我们给亡国之君一个忠告:如果你是一点点亡的,那还可以最后保住一条命。敌人可以善待你。如果你是突然一下子整个亡的,那敌人肯定会敲掉你的脑袋。

所以最好不要一下子整个亡,要支撑着慢一点。

秦国统一六国后,建立郡县制。采用流官,重刑。结果步子迈得太大……后面看汉朝,在郡县制的基础上,还是保留了分封制的部分制度,稳健而行。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读书笔记

蜥蜴战争一共九章,前四章都在讲晋国。晋国在晋文公手里等到了极大的发展,从而奠定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中原霸主地位(当然不是完全连续,中间也断断续续有过短暂的低谷)。

晋国在长时间的称霸环境下,国内卿大夫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晋国国政大权也逐渐被卿大夫掌握,国君及公族的实力日益削弱。同时卿大夫之间斗争也越发的激烈和频繁。就如同作者说的,外宁内忧,没有了外部的敌人,内部的斗争就越发的激烈了。

晏子使晋时,和叔向有过一段交流:

叔向又接着为公族哀叹公室是国君本家,公族是历代晋国国君的亲戚受封得氏而形成的同性卿大夫家族,等于是国君的辅叶。叔向说:“我们的几家公族,栾、郤(“三郤”)、胥(胥臣到胥童家族)、原(先轸家族)、孤(孤偃家族)、续(续简伯家族)、庆(庆郑家族)、伯(伯宗家族),如今都完蛋了,子孙都沦落为了皂隶。我听说,公室要滑落,它的枝叶就先凋零。公族如今就剩我们家族等少数几个了。如今国家的政权,都在私门手里(即赵、韩、韩、中行、范、智等异姓六唧),老百无所依靠。国君也不知努力,而是用整天享乐来解自己的忧愁。公室的卑落,就近在眼前了。

晋景公时灭赵氏(遗留赵氏孤儿),晋厉公时“三郤“之难,晋平公时灭栾氏……

卿大夫家族互相夺权、灭族,导致最后只剩下了智、赵、魏、韩四家,再到后面的就只剩下了赵魏韩三家,然后分裂为三个诸侯国了。

 

楚国基本在和晋国争霸几十后就每况愈下。不断的被吴国骚扰,以至后面连国都被被吴国占领过一段时间,差点被灭国。同时楚国为了对抗晋国,经常与秦国联姻。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也变成了秦楚之好。作者认为战国末年楚国一直对合纵对抗秦国都不热心,有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之前秦楚之好留下的惯性思维在作怪。楚国没有以发展的眼光看秦国实力的发展,以前晋强秦弱,而战国末期秦国已经是超级强国了。

 

春秋末年家臣乍起。大多数诸侯国都是大全旁落,由公族或者外姓卿大夫掌权。孔子就是在这个时代这种环境下出生长大。所以孔子的毕生愿望就是恢复周朝初年礼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要各有各的样子,国君要有国君的威仪,臣子要有自己的本分,而不是想当时鲁国那样,君权旁落,政出私门。

三桓掌权期间,鲁国还出了阳虎这一号人物。阳虎的失败告诉了我们很多东西。

  1. 春秋末年虽然各国卿大夫势力崛起,但是还没有发展到重视平民阶层的阶段,各国仍然是贵族集团政治,平民阶层还没有崛起。到了战国时代,君主为了对抗卿大夫阶层,开始重用平民阶层,到那时平民阶层才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我们才在历史资料里看到大量平民出生的英雄事迹。
  2. 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后世的皇权,所以他提倡的崇君是指尊重在分封制下君主相对卿大夫的君权,他的目的是指“维护和恢复周初以来既有贵族等级秩序的和谐”,他是一个贵族集团政治的坚定支持者。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读书笔记

本篇基本都是来自“附记”的摘抄。

春秋时代诸侯林立,诸侯国内卿大夫贵族又得到分封,自有封邑和民人,于是国君的权利就不是很大,被各级卿大夫所牵制和分权,于是当时虽是君主制,但是弱专制系统。于后代帝王的强专制系统不同。在这种弱专制系统下,卿大夫与民人的人格精神也高涨,颇有一种独立人格和名誉尊严意识。南宫长万博戏时被国君侮辱为“虏”,这事如果在未来的皇权时代,那也就自己忍忍算了,甚至匍匐在地满口自称该死该死。君叫臣死尚且不敢不死,何况侮辱一下。但在君权不甚强的春秋时代,就不同了,士可杀而不可辱,人权意识强烈,为人的尊严十分高涨,譬如南宫长万就是这样,干脆拍案而起,怒对君王。

于是我们感受到春秋人,极有一股子烈气,这和当时的分封社会结构有关,是卿大夫自有世袭封邑从而腰杆硬,不是仰人鼻息的奴才所导致的。这股子激烈之气、人性之刚阳,在后来的皇权专制社会一去不返了。后代皇权专制下,没有什么世袭封邑,人也就没有经济实力了,被专制体系控制着,读书人被迫以走仕路、拍马屁为生,人们少了春秋时代的个性张扬和人性完整,多了圆滑、世故和媚态。

要说一下春秋时期的姓氏。比如以楚国为例,楚武王熊彻,芈(mǐ )姓,熊氏,名彻。又如上一篇讲到的秦、赵的祖先伯益,就是嬴姓赵氏,名益。所以当时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晋楚争霸的时期,晋国大力支援吴国以牵制楚国。

附记二:

二、阳樊和原城

晋文公重耳帮助周襄王把周的弟弟王子带杀死,勤王有功,周襄王就把八个城邑给了重耳,但是重耳去接收其中的阳樊和原城时,却遭到了抵抗,这就体现了分封制的问题。

所谓分封,有大分封,还有小分封。周天子把土地封给诸侯,这是大分封;诸侯国君会直接拥有若干城邑,而把另外许多城邑分给自己的儿子或功臣,这就成了卿大夫,其中卿得到的封邑较多,大夫也有封邑,所谓某邑大夫。现在我们的上千个县,当时是上千个城邑,被卿大夫阶层的人世袭拥有,比如温大夫、原大夫、韩大夫、阿大夫、高唐大夫等等,分别世代拥有温邑、原邑等等。

现在说说原邑。周天子下面有一个大夫“原伯贯”,是“原大夫”,也就是说,他的家族世代管理和拥有着原邑。这并不奇怪,就像晋文公下面的大夫拥有自己的封邑,周天子下面的大夫也会如此。这时候重耳要来接收他的原邑了,于是矛盾就产生了。如果换了郡县制,新的县长来接管,又是天子命令的,旧的县长也就乖乖地走了。但原大夫“原伯贯”的家族世代拥有着原邑,他的权力可也不是县长所能比的,自然就不会跟重耳那么痛快地交接了。所以重耳要和他发生战斗,最后重耳武力拿下了原邑,也就可以理解了。

随后重耳把这个原邑给了赵衰,让赵衰做了新的原大夫。原伯贯则被迁到山西一个小地方去蹲着。

阳樊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个城邑为一个姓樊的大夫所拥有,也是周天子封给他的,他是周天子的臣子。他自然也不想把自家城邑拱手交给重耳,于是打算带着原人迁走,被重耳军兵围住。城里的仓葛站在城头上发表了一通意见,使重耳折服,方才放出了阳樊人。

“阳樊大夫”和“原大夫”,居然可以不听周天子的指令,跟新来的主子重耳对抗,可见卿大夫凭借其封邑以及民人,势力是很可怕的。

由此看来,那时的国君就更像一种“帮主’而在诸侯国内,其实是一种国君和卿大夫家族的“贵族多家族联合体执政”,因此国君权力不是绝对的,还不敢像后代皇帝那么凶巴巴的,这是分封制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这也是卿大夫们有着人格尊严和诸侯国君们经常被杀的原因。西方欧洲封建时代的国君和贵族之间的关系,也类似。

一旦天子成了皇帝,派官僚去治理一个个他所直控的县的时候,就不再是分封制,皇帝也从此变得凶巴巴了,乃至“伴君如伴虎”了。而这时候的官僚们,性质上也不同于春秋时代的卿大夫了,也没了春秋卿大夫的尊严和气度,而不过依附于皇帝的代理人 ― 从民众中选出的代理人罢了。谁乖就选谁。是谁扭动了分封制向皇权专制(郡县制)的转变,那就是后来战国时代的布衣平民,战国平民力量崛起,不喜欢贵人家族世袭为官,于是发明了法家思想,打击贵族,取缔分封,改为郡县,以便他们更多地有官职可做。而君主也觉得这样便于加强君权 ― 控制平民出来的流官,总比原大夫这种世袭封邑拥有者的卿大夫容易些。于是历史滚滚向前,贵人世袭社会于战国时代就已经转变成了平民官僚时代。战国的政体,其实已经和后代一样了。所以战国人的布衣气,与春秋人的贵族气,甚为不同。战国重智与利,春秋重德与礼。中国历史的分界点,其实在春秋与战国之间。

 

附记三:

三、县制与楚国的强大

中原诸侯灭掉某小国后,往往把这小国封给自己的功臣当封邑,比如晋献公灭掉魏国,就封给了自己的战车保镖毕万,毕万成了魏邑大夫,世代拥有该城。然后楚武王对于边境新占领区,却没授予大臣当封邑,而是设为“县“。譬如灭掉权国,他就设立了权县。显得长官当时叫“尹”,是择优聘任的,非世袭的。这种行政制度,相对于分封采邑制,有利于选拔人才,同时更有利于国家稳定。在分封制下,君主拥有若干直属城邑,其余分封给卿大夫家族。卿大夫还可以在封地上征发民众组成私属军队,虽然要经常随着国君的军队出征,但毕竟也可以对抗国君。楚国搞的县就不同了,县长归楚王直接管理,大印随时会被收回。县官还常常换,不会像卿大夫家族那样在封地坐大。

后来权县的县官斗缗造反,被楚武工一斧子就扑灭了,正说明了这一点。这种县官造反就是好镇压。如果是被分封的卿大夫据封邑造反,凭借着数代积累的人气和财富,就不易被扑火了。

既然县制这么好,楚武王乃至后面的楚王做的,就是不断把新占区设为县而不再封给卿大夫作封邑。比如申国被灭,成为申县,息国变为息县。县多了,楚王直接管控的地面就多了。

有人说,这我就不懂了,土地给了卿大夫家族,难道国家就受损吗?卿大夫不也是最终为国家服务的吗?不错,卿大夫是可以保家卫国,但他就像“尾巴”,俗话说,尾大不掉,卿大夫家族凭着世袭的封邑,势力越来越大,如同尾巴越来越粗。尾巴太粗大了,就不听你的使唤去摇晃了。

楚国出兵打仗,楚王调发军队,被分封的卿大夫也带封邑军队随征,县也调发军队随行,并且他们是直接听命于楚王。而中原诸侯,卿大夫封邑上的军队比重大,有时未必听话,比如之战就出现了诸卿大夫各自为是的情况。

所以说,楚武王选择了县制的推广,而不是延续中原分封制的传统老路,这是他的创举。楚国崛起成为百年不衰的春秋强国,打得那些走分封制老路的中原诸侯一筹莫展。楚国一直处于攻势,部分原因当在于县制帮他加强了王权。

PS:其实这里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为什么楚国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治国方略:置县。是否是由于楚国的特殊国情?

 

附记四:

四. 春秋版的“韩琪” —— 论贵族和平民的精神境界

最近在看电视《铡美案》,秦香莲母子三人进京认夫,但是陈士美不但不认,还派了一个家将韩琪去追杀她们。在破庙里,秦香莲就使劲哭,哭得客心都软了,最后刺客韩琪唱道:我如果放了你们母子,回去驸马一定饶不了我,要杀了我,罢罢罢,为了不遭驸马的毒手,我干脆自己死了吧。原词也记不很清了,大约是这个意思。

春秋时代,也有一个“韩琪”就是刺杀赵盾的鉭麂。细节是这样的。赵因为总是劝谏昔灵公,把晋灵公气着了。当然还有一些别的原因,于是晋灵公派猛士鉏麑去暗杀赵盾。天不亮潜入赵盾的家里。

赵盾因为怕上朝晚了,所以今天特意地早起。天上还是星星他就起来了,简直比半夜上班的刺客起得还早。赵盾生怕迟到了是对国君不敬,故宁可早早起,然后端端正正地穿好了朝服!

刺客看了,感叹道:“赵上卿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如此,不如死也!”翻译过来就是:“赵盾不忘恭敬,是人民的主,贼杀人民的主,就是不忠,而弃掉从国君那里承接的命令就是不信,不忠不信这两样自己有一样,不如死去。”他有自己的原则,就是“忠”和“信”!既要守信于国君而去杀人,又不能杀害人民的“主”而不忠,左右为难,只有一死来解决,于是他就触愧树而死了。宁死也不欺骗和违背自己心中的原则。

然而我们看评剧《铡美案》里面的台词,韩琪的最后自杀,则是说不执行任务,回去驸马饶不了我,所以我自杀,是驸马逼死了韩琪。这就可以看韩琪与鉏麑的不同。鉏麑对自己所

奉行的“忠”和“信”的原则,看得比生命还宝贵,当“忠”和“信”两者之间出现矛盾,不能调节,他不愿意破坏其中任一原则,最后选择了死的出路。他的自杀,并不是因为怕回去国君饶不了他。而韩琪只是到马的惩罚这种利害关系逼得他死。一个为原则死,一个为利害死,就看出先秦古人和宋明古人的不同。

当然,韩琪迷们看到这里也许不服气,说这不过是戏剧家编的台同,韩琪未必就是真的这么说的。

是的,甚至《左传》上记录的鉏麑临死说的话,也未必是他的原话,而是书作者给他定的台词。

但是,为什么《左传》上会这么说,说到了精神层次,而《铡美案》上则只是势力相压的问题,纯是利害权衡。这不单单是作者的文化水平问题,更反映了两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是

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差别。

春秋时代的社会结构和后来秦汉唐宋明清社会结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春秋时代的分封制模式。被分封的卿大夫家族们,有自己的封邑,可以世袭。卿大夫派家臣治理自己的封邑,封邑上的财富和征发的军队都是他家的,使得他家拥有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权力,于是这就形成一种分封制下的国君一族和唧大夫家族共享国家的“多家族联合体执政”,好处是限

制了君主独裁。而且,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还带来另一个重大的好处,那就是人格独立。他们有精神追求,有自己纯粹的价值观和信仰,他们追求自由、尊严、荣誉耻辱心,对上级的忠,对朋友的信,对其他贵族的仁,以及义勇、孝等等。他们对贵族以下的阶层,譬如对平民,也许不讲究这些,但是他们在贵族阶层内部,是互相非常珍视和笃行这些价值观的。而这些东西客观可以维护其家族地位及其封邑产业的长期美好存在与发展。

鉏麑的故事感人,在于他不是贵族,但一样坚持了贵族“忠”和“信”的价值观。

后代皇权专制下,形势就不同了,整个帝国一草一木包括臣了官僚都是皇帝的私有品,没有哪里是贵族卿大夫的自有领地。官僚是皇帝用科举制从平民中选拔出来的、替皇上行走的办事员和代理人:这些官僚虽然也有田地,但田地没有一个几个城那么大,也没有田地上的行政权,不能跟封邑媲美。所以,官僚们不能等同于先秦卿大夫,虽然他们也号称自己是卿大夫。他们物质上不具备先秦卿大夫的经济领地仲立性,精神上也不能和春秋时代的卿大夫的气质尊严原则性等等精神风尚相提并论,虽然他们也是用先秦的书教着自己(往往出于应试目的)他们对长期的精冲道的和信义各种标谁其实相对淡漠,而看重的只是当下利益的争夺,宁可为此牺牲精神信条这就是为什么在先秦的书里,解释鋇的死,是捍卫保全精神原则而导致的死,而后代的戏里,描述韩琪的自杀,则是被有势力的大官逼死而已,只是可怜,并无精神内涵贵族的精神价值观,随着分封制的解体和皇权专制时代的到来,终于渐渐消逝于历史的视野.

人们说,历史是不断进步的,这在物质方面也是,在精神方面却未必是。

这几篇附记基本也反映上一篇笔记里说的:要回到历史环境中,站在当时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历史事件。去对比古今资料里的对类似“历史”事件的评价,也可以一窥资料完成时期的社会风貌。

References:

https://www.guokr.com/question/437513/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读书笔记

 

蕨类战争这本书里有很大篇幅描述的是人类早期的发展历程,当然是更侧重于描述在黄河流域这片土地上的人类。如果要放眼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我觉得你一定要去看一看《人类简史》,当然这个后面等一段时间我一定会再写一写。

“附宝”生黄帝是一个有趣的历史传说,但是作者告诉我们,这个神话故事反应了在遥远的古代,女性在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现象。这种观点就是告诉我们要回到历史环境中,站在当时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些传说,我们就会得出很多有趣的推论。

(来自黄土原野的)黄帝和炎帝合作击败了来自东夷(今天山东一带)的蚩尤,确定了他们华夏文明的先祖的地位。到了现当代,我们说东夷基本都是特指日本。

尧舜也不算主动禅让,基本都是被后面的接任者和平夺权。

大禹、子契、后稷、伯益作为舜帝时期治水的F4组合,因为治水成功,得到了舜帝的封赐。因为有母亲吞吃薏苡这种植物而降生的说法,大禹就被赐姓“姒”(sì);子契(多音字qì/qiè/xiè,此处读xiè)则因其母亲吞了玄鸟之子(即蛋)而生下他,被赐姓为“子”,并受封到商丘;后稷被赐予姬姓;伯益赐嬴姓。分别成为了夏、商、周、秦四个朝代的祖宗先人。

但是从网络上搜索+维基百科来看,并没有说伯益是此时被赐嬴姓的;但是伯益的确是被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赵国王室的祖先。

夏桀和商纣并不一定时昏君,暴君,后世如此说他们有两点原因:

  1. 政治需要。本书后面有内容反复说到,比如孟子为了宣传自己“仁者无敌”的思想,经常会“伪造”一些事实;韩非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法家思想也经常炮制一些莫须有的历史。
  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社会风俗在不断变化,但是后人却在以后人所在时代的眼光看待/评价古人的行为。
    1. 比如:商朝重刑,周朝重礼。所以描述商纣对犯人施以重刑的行为在商人看来不一定是暴行。即使在重礼的周朝,刑罚也是非常残酷的。
    2. 比如:现在考古发现商朝墓穴里夫妻合葬的现象比较少,所以推测很多商人都是不结婚的。男女一生中可能都没有固定异性伴侣。所以商纣的酒肉林池也可能是一个符合“当时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东西,关键是要看是否太过奢华。
    3. 夏商周这几朝都是分封制的社会,夏朝统治者(不知道怎么称呼),商王,周天子都和郡县制时期的皇帝不一样,他们相当于只是一帮诸侯里的老大,地盘大一点,军队强大一点。而且其他诸侯也不一定每次都听他们的,商汤和周武王都是拉拢一帮诸侯和当时的诸侯老大干了一架,确定了自己的新老大的地位的。至于这里面谁好水坏,并不一定重要;放到21世纪的今天,大家看到这么战争,估计也是同样不清。但是每当我们提起历史时,却总是要说正义战胜邪恶等惯用语,这个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P193: “上帝“这个词在中国早就有了,商朝的甲骨文里经常有”上帝“,是级别最高的神,人们的祭祀对象。……后来明朝传教士汤若望先生,为了让基督教在”顽固“的中国人之间流行,就从古书里翻出”上帝“这个已于接受的中国吃,来译他那个God。

潇水的《青铜时代》

潇水,本名张守春,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硕士。著有《青铜时代》系列、《秦殇:谁杀死了秦帝国》、《楚汉争霸启示录》、《先秦很可爱》、《刘邦项羽争上游》、《陈胜吴广同花顺》、《秦朝一梦》、《三国演义——潇水版》……

《青铜时代》全套共5本,用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从远古时代东周末年秦国统一六国这一阶段的历史。

全套图书大纲如下: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第一章 上古神迹(46亿~约5000年前)
第二章 黄帝蚩尤(约5000年前)
第三章 尧风舜雨(5000~4000年前)
第四章 虚无大夏(公元前1994~前1600年)
第五章 商祖烈烈(公元前1600~前1045年的青铜时代)
第六章 周虽旧邦(公元前1045前后)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
第一章 大周天子(约公元前1000年~前700年)
第二章 大哉强齐(公元前700年~前645年)
第三章 江汉新贵(公元前770年~前645年的楚国)
第四章 秦晋之“好”(公元前768年~前645年的晋国)
第五章 晋文践土(公元前645年~前628年)
第六章 独霸西戎(公元前628年~前620年)
第七章 赵氏孤儿(公元前620年~前607年)
第八章 问鼎中原(公元前607~前590年)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
第一章 强哉骄,大晋风流(公元前600年~前580年)
第二章 “三郤“之难(公元前580年~前575年)
第三章 悼公三驾(公元前574年~前555年)
第四章 外宁内忧(公元前555年~前545年)
第五章 细腰之王(公元前545年~前529年)
第六章 专诸鱼肠剑(公元前529年~前515年)
第七章 阖庐五站(公元前515年~前505年) –吴王阖闾(有些地方也写做阖闾)
第八章 家臣乍起(公元前505~前496年)
第九章 勾践吞吴(公元前496年~前473年)
青铜时代的鳄鱼战争
第一章 三家分晋(公元前475年~前425年)
第二章 大魏文侯(公元前425年~380年)
第三章 孙膑庞涓(公元前380年~338年)
第四章 商鞅变法(公元前355年~前338年)
第五章 合纵连横(公元前338年~318年)
第六章 稷下学宫(公元前318年~312年)
第七章 张仪欺楚(公元前313年~前307年)
第八章 扬子雄鳄(公元前307年~前296年)
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
第一章 胡服骑射(公元前307年~前295年)
第二章 盛名之下(公元前294年~前293年)
第三章 苏秦之死(公元前288年~前279年)
第四章 完璧归赵(公元前279年~前273年)
第五章 布衣卿相(公元前273年~前264年)
第六章 纸上谈兵(公元前264年~前260年)
第七章 邯郸之难(公元前259年~前251年)
第八章 吕氏春秋(公元前251年~233年)
第九章 破韩灭赵(公元前244年~前229年)
第十章 六国毕一(公元前229年~前221年)

这套书买来应该有两年多了把,一直没有下决心看完。当时是“罗辑思维”公众号推荐这套书,恰好我也比较感兴趣,就下单了。到手后看了一部分(其实第一本看了不到一半吧),后面就一直在吃灰。这次因为各种原因,终于把TA纳入阅读最高优先级任务,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战几个星期,得以全部读完。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人文历史类读本。我觉得我们不用太过于关注这本书的历史事件的准确性,而是要通过作者诙谐的语言去探索和还原一段与现代社会不一样的历史。尝试自己穿越千年回到过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看待这些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去思考有些历史是否被后人误解、扭曲。

总之,这是一本趣味历史读本,但是有很多观点即使放到今天依然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我将在后面几篇文章一一道来。

拒绝语言暴力

语言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可怕?

“堂堂七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自我要求:

 我们用一年时间学会说话,却应该用一生学会闭嘴。

对待别人:

在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越应该正面看待每一个人。

在网络便捷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面对了太多的信息,自以为掌握了真相。但是当你去评价某个人时,很可能你并不完全了解TA,你看到的听到的都只是TA的一部分,可能是好的,可能是坏的。慎言!

References: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在朋友圈戒掉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