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读书笔记

 

蕨类战争这本书里有很大篇幅描述的是人类早期的发展历程,当然是更侧重于描述在黄河流域这片土地上的人类。如果要放眼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我觉得你一定要去看一看《人类简史》,当然这个后面等一段时间我一定会再写一写。

“附宝”生黄帝是一个有趣的历史传说,但是作者告诉我们,这个神话故事反应了在遥远的古代,女性在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现象。这种观点就是告诉我们要回到历史环境中,站在当时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些传说,我们就会得出很多有趣的推论。

(来自黄土原野的)黄帝和炎帝合作击败了来自东夷(今天山东一带)的蚩尤,确定了他们华夏文明的先祖的地位。到了现当代,我们说东夷基本都是特指日本。

尧舜也不算主动禅让,基本都是被后面的接任者和平夺权。

大禹、子契、后稷、伯益作为舜帝时期治水的F4组合,因为治水成功,得到了舜帝的封赐。因为有母亲吞吃薏苡这种植物而降生的说法,大禹就被赐姓“姒”(sì);子契(多音字qì/qiè/xiè,此处读xiè)则因其母亲吞了玄鸟之子(即蛋)而生下他,被赐姓为“子”,并受封到商丘;后稷被赐予姬姓;伯益赐嬴姓。分别成为了夏、商、周、秦四个朝代的祖宗先人。

但是从网络上搜索+维基百科来看,并没有说伯益是此时被赐嬴姓的;但是伯益的确是被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赵国王室的祖先。

夏桀和商纣并不一定时昏君,暴君,后世如此说他们有两点原因:

  1. 政治需要。本书后面有内容反复说到,比如孟子为了宣传自己“仁者无敌”的思想,经常会“伪造”一些事实;韩非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法家思想也经常炮制一些莫须有的历史。
  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社会风俗在不断变化,但是后人却在以后人所在时代的眼光看待/评价古人的行为。
    1. 比如:商朝重刑,周朝重礼。所以描述商纣对犯人施以重刑的行为在商人看来不一定是暴行。即使在重礼的周朝,刑罚也是非常残酷的。
    2. 比如:现在考古发现商朝墓穴里夫妻合葬的现象比较少,所以推测很多商人都是不结婚的。男女一生中可能都没有固定异性伴侣。所以商纣的酒肉林池也可能是一个符合“当时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东西,关键是要看是否太过奢华。
    3. 夏商周这几朝都是分封制的社会,夏朝统治者(不知道怎么称呼),商王,周天子都和郡县制时期的皇帝不一样,他们相当于只是一帮诸侯里的老大,地盘大一点,军队强大一点。而且其他诸侯也不一定每次都听他们的,商汤和周武王都是拉拢一帮诸侯和当时的诸侯老大干了一架,确定了自己的新老大的地位的。至于这里面谁好水坏,并不一定重要;放到21世纪的今天,大家看到这么战争,估计也是同样不清。但是每当我们提起历史时,却总是要说正义战胜邪恶等惯用语,这个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P193: “上帝“这个词在中国早就有了,商朝的甲骨文里经常有”上帝“,是级别最高的神,人们的祭祀对象。……后来明朝传教士汤若望先生,为了让基督教在”顽固“的中国人之间流行,就从古书里翻出”上帝“这个已于接受的中国吃,来译他那个Go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