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十三州

   十三州,西汉时期的十三刺史部,汉武帝设置,其中十一州的名字沿用了《书经·禹贡》、《周礼·职方》的州名,所以俗称十三州。

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为州牧,州成为正式名称。后来又改回刺史,东汉末年,刺史的辖境不再称部,专称州。

  • 西汉十三州:朔方刺史部、兖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扬州刺史部、荆州刺史部、益州刺史部、凉州刺史部、交趾刺史部。
  • 东汉十三州:司隶校尉部、兖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扬州刺史部、荆州刺史部、益州刺史部、凉州刺史部、交州刺史部。

那么问题来了,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了?

众所周知,秦并六国后,建立了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代替了之前周朝的封建制度(分封制)。后来汉朝设置了州(刺史部)这一级机构,但是起初的州是一个监察机构,其官吏称之为州刺史。

   州在东汉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划。直到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州刺史仍然只是没有固定治所的高级监察官吏,而且最初品秩只有六百石,甚至不如县令。但到了黄巾之乱后,汉灵帝为了镇压各地黄巾军余部及其它叛乱力量,将部分刺史升为州牧,而且刺史与州牧被授权统一掌管一州实际军政大权,最终促成了天下分裂的局面和三国时代的出现。州牧与刺史因此成为东汉晚期第一级地方行政长官,权位在太守之上,而刺史有功往往可以晋升州牧。

也就是说,到了汉灵帝时期,就有了“州-郡-县”和“郡-县”并存的局面,这部分升级的州就是实打实的行政机构了(其实是军政都抓)。

东汉行政区划(图):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东汉行政区划#/media/File:China_Han_Dynasty_2.jpg

References: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十三州_(汉朝)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东汉行政区划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